山西小縣城:騎行風(fēng)情與自由之旅
作者:佚名|分類:生活雜談|瀏覽:86|發(fā)布時間:2024-09-09
陽城,一個小縣城,有著摩托車通勤和兜風(fēng)的小道。這里的街頭巷尾都充滿了摩托車的身影,他們靜靜地等待著下一個客戶,而不是像其他地方一樣大聲地招呼客人。這讓人有種安靜而溫馨的感覺,好像每個人都在享受著這美好的小縣城的生活。
陽城的第一面景色就是一碗油肉澆的大米,是老板娘自己畫的壁畫,上次來的時候老板娘才剛開始創(chuàng)作的。在陽城街頭巷尾隨便走也能看到摩托車,好像每轉(zhuǎn)一個角落就能遇見小縣城的美好。陽城的美食總是奇奇怪怪,買一碗鹵肉送一碗清湯,這里的肉品口味與其他地方完全不同。陽城沒有肉丸方便面,卻有腸子方便面,還有早上的雜格,是一種奇奇怪怪卻能讓人愛上味道的美食。
陽城的浪漫總是藏在不經(jīng)意間,也會不經(jīng)意間遇見草原的浪漫。如果不是有小蟲子,我真的可以躺在這里很久和小牛談?wù)勑???匆娺@個大姐了嗎?等她再靠近一點就能,甚至坐在這里的大叔還能教你兩句陽城話。陽城的溫度也就 20 來度,正好身上這件伯希和的沖鋒衣也派上了用場。在防風(fēng)、透氣、耐磨三層防護的同時,還特貼心的搭載了 recco 搜救器,穿起來輕量無感,讓我無懼東奔西跑。
從陽城山出來,我們順路去了 800 多年前就存在的下交湯帝廟。從踏進這一刻起,安靜的仿佛可以聽到歷史的回音。相傳這里曾經(jīng)是商湯祈雨的地方,也是目前現(xiàn)存最早的湯帝廟。陽城村村有古建并不是夸大其詞,但更讓人震撼的是陽城的琉璃。南有景德鎮(zhèn),北有后則腰。來之前就聽說故宮的琉璃瓦 90%都來自陽城,但站在這里還是忍不住驚嘆。
等我們再來到潤城,站在東岳廟的面前,這一刻博物館的琉璃好像都具象化了。來潤城本來是為了吃一碗豬臟,因為他們說豬臟是潤城人自己的下午茶。吃完順帶逛一逛古城,誰知道還是把我驚艷到了。宋金的城墻,還有用鍋鑄造的銅墻鐵壁,至今還有煙火氣的居民區(qū),也許都值得你來探索。就是這個名字,還不告你念什么?每一次來陽城都有不同的體驗,也許我說的再好都不如你親自來體驗一番。什么叫陽城的美好?


(責(zé)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