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養生重點來了!這份秋季養生指南請收好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7|發布時間:2024-08-25
隨著熾熱的夏季消退,季節悄然過渡到宜人的秋日,人們此時應掌握一些秋季保健知識,以有效應對秋燥與上火的困擾。秋季往往因體內水分流失加劇,引發各種健康問題,接下來讓我們一同探索秋季養生之道。

“貼秋膘”真的恰當嗎?
經歷酷暑后,人們的飲食習慣偏向冷食,脾胃功能難免有所減弱。此外,傳統的“貼秋膘”習俗鼓勵人們在秋季補償夏季消耗,然而,隨著秋天的涼意襲來,人們的食欲易于大增。若驟然進食過量,不僅可能加重消化系統的壓力,還可能導致體形變化。因此,在入冬前,給脾胃一段休憩時間十分必要。可選擇易消化、營養豐富且性溫的食物,如鮮魚、山藥、紅棗、蓮子,同時增加豆類和新鮮蔬果的攝入。秋季如何養生保健?
1、氣候干燥,飲食注重養陰潤燥
秋風送爽的同時也帶來了空氣干燥,加劇了人體在秋季固有的水分流失,使得皮膚干燥、嘴唇龜裂以及喉嚨疼痛等問題頻發。因此,秋季的養生重點在于滋陰潤肺。推薦食用熟芝麻、核桃、糯米、胡蘿卜等食物,它們能有效滋養肺部,增強血液活力。同時,多攝取蔬菜和水果以補充必需維生素。應避免攝入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蔥、姜、蒜和辣椒,以免火氣更旺。2、順應季節,適量酸性食品
秋天是品嘗酸味食物的絕佳時節。秋季五行中屬金,金克木,意味著肺氣旺盛可能影響肝臟功能,而酸味食物有益于肝臟,為肝臟所喜。此時,適當地吃些酸性食物對肝臟有滋養作用。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櫻桃、柚子、檸檬、山楂和西紅柿等,皆可潤肺養顏。 此外,秋季保健應保持充足的水分攝入,以防皮膚干燥、粗糙及瘙癢等現象。同時,可通過鼻腔吸入溫水的方式滋潤肺部,每次約10分鐘,每天2-3次,以維持肺部濕度的平衡。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