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婚配繁復過程:三書六禮背后的婚姻文化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4|發布時間:2024-08-10
日常文學小知識:古時婚配何等繁復?三書六禮矣。
愛情雖可順其自然,卻不可草率行事。在古代,婚姻制度遵循一夫一妻制,夫妻間明媒正娶,只有一位妻子,歷經三書六禮的婚禮流程。而納妾之舉,則不在其列。所謂“三書”,指的是男方贈予女方的三封書信:聘書、禮書和迎書。
·首封聘書:當男方派遣媒人前往女方家提親時,所攜帶的書信。雖不求驚天動地,卻需真摯感人。
·次之禮書:在女方接受求婚之后,男方需列出彩禮清單,此即為禮書。彩禮是感謝女方父母的養育之恩,古代女子出嫁后需改隨夫姓,娘家亦不可隨意歸還,因此基本等同于男方家的人。與現今不同,現代女性婚后無需改姓,回娘家亦相對自由,其地位相較于古代有了顯著提升。
·第三封迎書:婚禮當天,新郎攜新娘當眾宣讀的誓言。
·六禮:婚嫁之六個環節。
第一步:納彩。男方派媒人前往女方家提親,條件允許的家庭通常會攜帶大雁,因大雁乃一夫一妻制,忠誠不渝,即使配偶不在,也不會尋找新的伴侶,象征著愛情的忠貞。
第二步:問名。在女方同意婚事之后,男方會再次派遣媒人攜禮品上門,合雙方生辰八字,只要八字相合,便可成婚。
第三步:納吉。若八字相合,男方將正式送出三書中的聘書,代表婚事已定,并商議彩禮事宜。
第四步:納征,亦稱過大禮。男方攜帶禮書及彩禮、聘禮前往女方家,彩禮為金錢,聘禮為實物,禮品以雙數為宜,寓意好事成雙,女方亦需回禮。
第五步:請期。男方選擇吉日良辰,征求女方同意,確定婚期。
第六步:親迎。大婚當天,新郎家用花轎迎娶新娘,女方的紅妝和嫁妝亦在此環節準備。古代嫁妝并非贈予公婆或丈夫,而是女兒的私產,男方不得使用。
古人深知經濟獨立方能人格獨立,三書六禮的繁瑣流程背后,正是古人對婚姻的重視之情。愛情雖可隨緣,卻不可隨意。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