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節(jié)氣,孩子必知的小知識:傳統(tǒng)習俗和生活習慣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5|發(fā)布時間:2024-08-08
立秋節(jié)氣,孩子必知的小知識
今天是立秋
立秋節(jié)氣簡介
立秋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第13個節(jié)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于每年公歷8月7-9日交節(jié)。這個時候,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陽到達黃經(jīng)135°
交節(jié)時間--“立”,開始之意;“秋”,為禾谷成熟。立秋標志著孟秋時節(jié)正式開始,陽氣漸收、陰氣漸長,由陽盛逐漸轉(zhuǎn)變?yōu)殛幨ⅲf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成熟
氣候特征--立秋并不代表酷熱天氣就此結(jié)束,立秋還在暑熱時段,尚未出暑,秋季第二個節(jié)氣(處暑)才出暑,它是僅次干大暑、小暑的第三熱節(jié)氣,初秋期間天氣仍然很熱
傳統(tǒng)習俗
曬秋--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生活在山區(qū)的村民,由于地勢復雜,村莊平地極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臺、屋頂架曬或掛曬農(nóng)作物
貼秋膘--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來檢驗肥瘦,體重減輕叫“苦夏”。那時人們對健康的評判,往往只以胖瘦做標準。為補充營養(yǎng),人們就會“貼秋膘”: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
啃秋--“立秋前一日,食西瓜,謂之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稱為“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這一天,買個西瓜帶回家,全家一起圍聚而食,消暑解渴
食秋桃--杭州的一些地方還有立秋日食秋桃的習俗。每到立秋曰,人人都要吃秋桃,每人一個,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來。等到除夕,不為人知地把桃核丟進火爐中燒成灰燼
秋社--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于漢代,后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后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獲已畢,官府與民間皆于此日祭神答謝
吃“渣”--山東萊西地區(qū)流行立秋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
立秋三候
一候涼風至--這一天,人們會感到?jīng)鏊奈L吹過,氣溫開始下降
二候白露降--這一天,人們會看到白色的露水滴落在葉子上,象征著自然界的清新和凈化
三候寒蟬鳴--這一天,人們會聽到寒冷的聲音——寒蟬的鳴叫,預示著秋季的結(jié)束和冬季的開始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