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雷接地施工要點及常識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6|發布時間:2025-03-25
一、施工工藝流程
二、技術規范要求
接地裝置的頂部埋設深度不應少于0.7米,其長度應至少為2.5米。垂直接地極之間的間距不得低于5米(需遵循當地防雷機構的具體規定)。
1) 扁鋼與扁鋼連接時,確保兩者的接觸面不少于雙倍寬度,并進行搭接焊接,焊縫長度不小于寬邊的兩倍;
2) 當扁鋼或圓鋼需要相互連接時,必須采用搭接方式,保證至少3個棱角被完全焊接。
三、安裝與施工注意事項
為確保安全和符合規范要求,所有接地裝置的埋設深度不得低于0.7米,并且長度應達到或超過2.5米。垂直接地極之間保持至少5米的距離(具體數值需根據當地防雷機構的規定而定)。

四、焊接工藝與材料選擇
1) 扁鋼與扁鋼的連接應當采用搭接方式,確保接觸面不小于雙倍寬度,并進行全面焊接;焊縫長度應至少為寬邊長度的兩倍; 2) 對于圓鋼或扁鋼之間的相互連接,則必須使用搭接方法,保證至少三個棱角被完全焊接。
五、防雷系統等電位聯結
住宅供電系統的接地方式應采用TT、TN-C-S或TN-S制式,并且需要進行總等電位連接;同時在衛生間內實施局部等電位連接。該等電位箱內部需預留-4*25扁鋼用于接線。確保所有金屬管道及其他導體與等電位聯結箱端子之間的電阻不超過1歐姆,以保證系統安全。
此外,在設計時還規定了兩種局部等電位連接的方法:一種是在衛生間底板鋼筋交接處點焊;另一種則是將預設的等電位留用鋼筋與基礎接地柱筋焊接連通。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讓這部分金屬結構直接與屋面避雷帶相連(這一點依據重慶江北防雷辦公室的要求)。
六、均壓環及門窗接地點施工

為了防止側向雷擊,在建筑物設計和遵循當地防雷機構要求的情況下,當高度超過滾球半徑時(一類建筑為30米),每6米應安裝一個均壓環。這一裝置可以利用圈梁內的兩條主鋼筋焊接成閉合的圓環,并且該閉合圓環必須與所有的引下線連接起來。
此外,在外墻門窗框、欄桿以及金屬百葉等處,每一側至少需要預留一根直徑不少于Φ10mm的鋼筋用于接地。

七、避雷帶安裝規范
明裝屋面避雷網應在土建施工完成后立即插入安裝,在距離壓頂邊緣不超過100毫米的位置進行鋪設。暗裝避雷帶則需在澆筑完成后的土建結構上實施,其位置應位于壓頂外緣不大于20毫米處。
所有暴露在外的金屬構件均需要與屋面避雷網焊接連接,確保搭接長度為圓直徑的6倍,并采用雙面施焊方式。安裝高度從女兒墻頂部算起150毫米開始計算,直線段每隔一米設置一個固定卡,轉彎中心點則應每半米設有一個。
此外,在突出屋面及外墻的所有金屬構件上均需安裝避雷針,其立起的高度為300毫米,并確保與壓頂保持垂直狀態(依據重慶江北防雷辦公室的要求)。焊接作業要求焊縫平直、支架高度一致且油漆涂刷均勻無流墜現象。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