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運動急救(運動 急救 常識)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8|發布時間:2025-03-02
炎炎夏日,當運動場內突發意外,如何在專業醫療隊伍到達前采取適當的急救措施?這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為提升公眾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二沙島體育公園黨群服務驛站舉辦了一場以心肺復蘇術和AED(自動體外除顫儀)使用為主題的急救教育活動。
近期,丹麥與芬蘭歐洲杯小組賽中的一幕——球員埃里克森的突然倒地并失去意識,通過心肺復蘇和自動除顫器的及時應用,最終挽救了生命。這一事件不僅再次凸顯了運動場急救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也激發更多人學習急救知識的決心。
在二沙島體育公園內,每月底都會舉辦類似的教育活動,向市民提供免費的心肺復蘇術培訓和AED使用指導。參與者可以提前通過官方公眾號預約,充分利用這段時間提升自身急救技能。

徐暐杰,廣東省醫療輔助志愿服務總隊的總隊長,在這場活動中分享了許多關鍵信息。“在溺水事件中,我們常常面對時間緊迫的挑戰。”徐先生強調,“救生員通常只能留意水面,而潛水意外往往不易被及時發現。從發現到施救,往往已經過去了4到5分鐘,這時救助可能已為時晚矣。” 在急救工作中,最令他痛心的一次經歷是一位13歲的小朋友在游泳池溺水身亡。“當我的手觸摸到他的喉部,感受到無法插入管子的那一刻,我知道生命已經無力挽回。這是由于飯后立即運動導致的食物堵塞氣道,增加了救援難度。”徐先生提醒家長和孩子們,在餐后應避免劇烈運動,至少等待兩小時消化。 在足球和跑步等流行運動中,徐暐杰分享了相關的急救經驗。“夏季炎熱的天氣易使人脫水暈倒。身體會提前發出信號,比如呼吸異常、神志改變或肌肉抽搐,這些都是需要我們關注并及時采取休息措施的癥狀。”他強調,當出現這些跡象時,應立即停止運動,避免潛在的生命威脅。 對于即將到來的年底賽事高峰期,尤其是廣州舉辦的山野馬拉松比賽,徐先生分享了他參與救援的經驗。盡管醫療隊與事發地點之間僅有500米的距離,但由于高度爬升的影響,趕到需要五六分鐘的時間。“幸運的是,一名參賽者在同伴的協助下接受了心肺復蘇術,成功恢復心跳。”這一案例強調了掌握急救知識的重要性,“懂得急救的人和不懂得急救的人,在面對緊急情況時所采取的行動和結果存在巨大差異。” 徐先生呼吁,普及AED設備固然重要,但同時更需要人們具備基礎的心肺復蘇技能。他們通過舉辦活動和培訓課程,旨在使更多人了解急救技能,當意外發生時能在專業醫療人員到達之前提供幫助。“我們的目標是將二沙島打造為一個運動安全公園,讓每個人都了解AED的分布位置,并接受培訓。”他希望公眾能夠認識到學習急救技能不僅是自我保護,更是社會責任和習慣。
羊城晚報記者蘇荇對此進行了報道。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