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常識考查:識別錯誤表述的選項分析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9|發布時間:2025-01-26
1.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中,錯誤的一項是(A)
A."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首詩由詩人戴望舒創作,表達他對祖國深深的愛意。
B.《海燕》出自高爾基的作品“幻想曲”《春天的旋律》,它是這部作品的最后一部分。
C.詩歌作為一種文學形式,特別注重抒發情感和展現內心世界。根據表現手法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敘事詩與抒情詩兩大類。
D."表"、"序"等都是古代文體中的重要類型,《出師表》《送東陽馬生序》中所用的這兩種文體即為其中代表。
解析:"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這首詩是由詩人舒婷創作的。
2.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中,錯誤的一項是(C)
A.《左傳》,舊時相傳由春秋時期的左丘明撰寫而成,是一部兼具史學與文學價值的經典作品。
B.蘇軾自稱"東坡居士",他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以及王安石、韓愈、柳宗元、曾鞏及歐陽修等人并稱為“唐宋八大家”。
C.《山坡羊·潼關懷古》《江城子·密州出獵》都是元曲作品,“山坡羊”、“江城子”均為該文體的調名,而“潼關懷古”和“密州出獵”則為各自的題目。
D.《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由宋代詩人辛棄疾所作,他與蘇軾一同被視為宋詞豪放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解析:《江城子·密州出獵》屬于宋詞范疇,“江城子”為其固定的調名。
3.下列有關文學及文化常識的表述中,錯誤的一項是(A)
A.魯迅被譽為“民族魂”,其作品如《社戲》、《孔乙己》和《藤野先生》均收錄于小說集《吶喊》內。
B.《曹劌論戰》選自《左傳·莊公十年》,該書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詳細記載歷史事件的編年體史書,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相傳為春秋時期的左丘明所作。
C.吳敬梓字“敏軒”,安徽全椒人,是清代著名的小說家。代表作品《儒林外史》是一部諷刺小說長篇巨著,描繪了封建社會末期知識分子和官吏的生活狀況與心理特征,主要通過諷刺及夸張的手法來揭示主題。
D.在傳統的對聯中,張貼時要求上聯在右而下聯位于左側;通常上聯的結尾字使用仄聲,而下聯則用平聲結束。
解析:《藤野先生》實為散文作品,并收錄于散文集《朝花夕拾》內。
4.下列關于文化、文學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D)
A.“社”是指土地神,“稷”指的是谷物之神,古代常用“社稷”作為國家的代稱。其它常見的還有:“桑梓”指代家鄉,“廟堂”代表朝廷,“汗青”則用來比喻史書。
B.律詩由四聯構成,通常將第一聯稱為首聯,第二聯為頷聯,第三聯是頸聯,最后一聯命名為尾聯。
C.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它與紀念屈原有關。習俗包括吃粽子、劃龍舟以及賞菊花等活動。
D.《禮記》作為儒家經典的一部分,收錄了秦漢以前的禮儀著作,是研究中國古代社會風俗的重要文獻。其中,《學記》被認為是最早的系統教育論文。
解析:A. “社”為土地神,“稷”則代表谷物之神;B. 第二聯應被稱為頷聯,第三聯才是頸聯;C. 賞菊花是重陽節的傳統習俗之一。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