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小知識科普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7|發布時間:2025-02-10
甘草是一種味甘性平的藥材,廣泛應用于治療五臟六腑的各種寒熱邪氣。它不僅能夠增強筋骨力量和肌肉豐滿度,還能增加體力,并且在處理刀傷或金刃傷害后的腫痛方面有顯著效果。此外,甘草具有解毒的作用,生用時能清熱解毒,緩解臟腑的熱邪;炙用則溫補,適合清除臟腑內的寒氣。因此,在臨床應用中極為廣泛,被譽為“國老”。將甘草泡水飲用可以起到增強身體機能、止咳化痰、清熱排毒和緩急止痛的效果。
金銀花性味甘寒,具有很好的清熱解毒及疏散風熱的功效,常用于治療癰腫疔瘡、咽喉疼痛、丹毒、熱毒血痢以及風熱感冒。因其有“中藥抗生素”的美譽,對多種細菌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然而,金銀花在殺死有害菌的同時也會破壞有益菌群,長期飲用可能引起腹瀉和消化不良等問題。因此,不建議長時間連續使用。夏季時每日適量(約10根左右)泡茶飲用,有助于緩解暑熱。

菊花性微寒且味甘苦,主要用于散風清熱和平肝明目,適用于治療因風熱感冒引起的頭痛眩暈、眼睛紅腫疼痛及視力模糊等癥狀。但是,氣虛胃寒的人群不宜使用,因其苦寒敗胃,可能導致病情加重并影響消化功能,過量飲用還可能引發虛寒性腹瀉。通常認為,體瘦之人多伴有內臟器官下垂和體質偏寒的特點,因此不適合使用菊花。
玫瑰花性質溫和,味甘微苦,具有行氣解郁、活血止痛的功效,適用于治療肝胃氣痛、食欲不振嘔吐、月經失調及跌打損傷等癥。由于其性溫且作用較為溫和,可以長期適量飲用,每天5至6朵泡水即可。
枸杞子味甘性平,具有滋補肝腎和明目的效果,可用于治療因虛勞精虧引起的腰膝酸痛、頭暈耳鳴、內熱口渴等癥狀。其養肝明目作用顯著,適合長期少量食用,每日約10粒泡水飲用,最后將枸杞吃掉。
黃芪性溫味甘,具有補氣固表和促進傷口愈合的功效,適用于治療因氣血不足引起的乏力、腹瀉脫肛、自汗等癥狀。它還能夠增強體質并改善膚色,建議每天堅持喝2至3杯黃芪水(每次不超過5克),分多次服用以避免過量。長期飲用可使身體變得更加強壯,并提升氣色。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