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常識進行股市投資:價值投資者的策略與心得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3|發布時間:2025-01-11
書名:怎樣用常識做股票:一個特別成功的價值投資者的策略、分析、決策和情緒(增訂版)
作者:艾德加·瓦肯海姆三世
譯者:張玉新
出版社:中國青年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3-09-01
讀書筆記寫于2024年4月7日。
作者偏愛“普通股”,這是他的投資前提。從長期來看,即使普通股的回報率僅相當于股市平均水平,它依然是投資者的最佳選擇之一。以美國為例,自1960年至2020年的六十年間,普通股的平均年總回報率接近10%。除了豐厚的回報外,普通股還具備極高的市場流動性——交易成本低且易于買賣,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對沖永久性損失的風險。
作者的投資策略是:購買被嚴重低估、實力強大并積極發展的公司股票。在過去三十年中,他管理的賬戶取得了約18%的年平均回報率,這得益于他在20世紀80年代初制定的一項策略——即尋找那些價格尚未反映未來積極發展信息的強大成長型公司的股票。
投資的關鍵在于避免永久性損失,因此在買入時需要有足夠的安全邊際。投資者常常面臨風險與收益之間的權衡:是選擇高風險、高潛力的股票,還是低風險、低潛力的股票?作者傾向于后者,因為他堅信沃倫·巴菲特關于成功投資者的兩條準則:一是避免嚴重的永久性損失;二是永遠不要忘記第一條準則。
成為一個逆向思維的投資者。在任何時候,一只股票的價格都是由大多數人的看法決定的。因此,如果認為某只股票被低估了,這往往意味著采取了一種不為大眾接受、甚至可能非常孤獨的投資立場。許多聲稱是逆向思考者的投資者,在實踐中發現違背主流觀點進行投資是非常困難的。
要有信心。投資決策很少有明確的答案。每個公司都有其問題和優勢,未來的不確定性也很大。然而,在不確定性的世界里做出理性的決定需要堅定的信心。
控制情緒至關重要。當市場疲軟或某只股票表現不佳時,許多投資者往往會基于短期的負面新聞做出非理性決策,導致賣出價格過低、買入時機不當的情況發生。這種基于情緒而非基本面分析的行為往往代價高昂。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