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預防措施及防止傳播他人的方法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9|發布時間:2025-01-07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發的一種常見傳染病,大多數患兒的癥狀輕微,主要表現為發熱以及手腳、口腔等部位出現皮疹或皰疹。
關于手足口病,媽媽們最關心的四個問題
皮疹的數量是否意味著病情嚴重程度?
皮疹數量并不直接反映病情的輕重。事實上,在臨床上觀察到的一些重癥病例中,患兒往往表現出的是皮疹稀少或不典型的癥狀。因此,無論皮疹多少,家長都應該密切關注孩子是否有持續高燒、精神狀態不佳等可能提示為嚴重疾病的跡象。
與手足口病患者有過接觸的孩子如何判斷是否被感染?
對于那些曾與手足口病患兒有密切接觸的人來說,應當持續監測孩子的體溫變化及口腔、手腳和臀部是否有皮疹的出現。如果在5天內孩子沒有發熱且未發現任何皮疹,則可以認為該兒童未受感染。
現在有沒有預防手足口病的有效疫苗?
當前市面上存在一種針對EV71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及并發癥的專用疫苗。然而,導致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種類繁多(超過20種),因此現有的疫苗無法全面覆蓋所有類型的病毒。
孩子痊愈后是否會再次患上手足口病?
引發手足口病的多種腸道病毒中,如果兒童曾經感染過一次該疾病,則他們僅能獲得針對某一特定類型病毒的免疫力。對于其他不同種類的手足口病致病病毒則不具備交叉免疫保護作用,因此有可能會因接觸其他類型的病毒而再次患病。
怎樣有效預防手足口病?
- 飯前便后以及外出回家時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徹底清潔孩子的雙手,并且避免讓孩子飲用未經煮沸的水和食用未充分加熱的食物。
- 家長在接觸孩子之前,尤其是在更換尿布、處理排泄物之后,都應仔細清洗雙手;同時注意妥善處置家庭垃圾與廢棄物以減少病原體傳播風險。
- 孩子的奶瓶、奶嘴以及其他餐具使用前后必須徹底清潔消毒,以防病毒入侵。
- 在手足口病流行季節里,盡量避免帶孩子去人流量大且通風不良的公共場所。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