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隕石玻璃的神秘故事:隕石小知識分享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3|發布時間:2025-01-02
中國隕石玻璃的故事及隕石小知識分享
- 名稱由來:雷公墨這一名稱最早源于我國古人對隕石玻璃的稱呼。因其常于雷雨天中被雨水從巖層中沖刷脫落出來,古人誤以為是雷電造成的,當作是傳說中雷公畫符遺留的墨塊,故而得名.
- 歷史記載:早在唐朝劉詢所著的《嶺表錄異》中就有相關描述,“雷州驟雨后,人于野中得髯石,謂之雷公墨”,形象地記錄了人們在雷州驟雨過后,于野外拾得此類石頭并將其稱作雷公墨的情形.
- 地域傳說:在海南等地,雷公墨被叫做“天星屎”,當地傳說其是流星隕落的產物,給人帶來神秘與敬畏之感.
完整的隕石數據及元素
- 年齡:經裂變徑跡法和鉀氨法測定,雷公墨的絕對年齡大約為70萬年,這一數值與澳亞散布區內其他地區玻璃隕石的年齡一致,其形成于兩期玄武巖噴發之間.
- 分布:主要分布在雷州半島及海南島,20世紀八十年代,廣西也有發現。在云南,雷公墨主要分布在文山地區。其多集中于瓊海、文昌、瓊山、澄邁一帶,及博白縣、百色盆地等,屬澳大利亞散落區.
- 外形:多樣,可歸納為八種,包括層狀、橢球狀、淚滴狀、啞鈴狀、長棒狀、透鏡狀、碎胡桃殼狀、薄片狀,其余多為外形不規則的碎片。個體大小不一,一般為幾克至幾十克,個別達100克以上.
- 物理性質:通常為墨黑色、漆黑色,邊部呈半透明的茶色,玻璃光澤,貝殼狀斷口,全玻璃質,折射率約1.507,比重約2.410.
- 化學組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約占34%,第二大成分是三氧化二鋁,約占11%-12%,另有少量鐵、鈣、鎂等金屬氧化物,其稀土元素球粒隕石標準化的稀土分配模型與頁巖和玄武巖相似,與天體巖石無共同點.
形狀
如前文所述,雷公墨有層狀、橢球狀、淚滴狀等八種特定形狀,其余多為外形不規則的碎片。層狀的雷公墨是以玻璃的方式形成的,是一種極其罕見的自然現象。它通過高溫和高壓的作用,形成了獨特的玻璃結構。這種玻璃是透明的,有時也會出現一些紋理或色彩。
在自然界中,這樣的玻璃非常少見,而其中最為人們所知的是雷公墨。這些玻璃都是通過自然的方式而來,它們有著極其獨特的形狀和物理性質,是研究天體形成和演化過程中的重要參考資料。同時,雷公墨也被廣泛收藏,因為它們具有極高的價值。
作用功效價值
- 科學價值:是研究宇宙形成和演化的重要樣本,如太陽系起源、行星演變等,其形成過程也為了解地球早期地質活動提供線索.
- 收藏價值:因稀有性和獨特物理性質,受收藏家青睞,在隕石收藏市場價值不斷攀升,優質雷公墨價格高昂.
- 美學價值:具非晶質玉和寶石特性,可加工成藝術品和珠寶首飾,顏色和紋理獨特,為藝術家和珠寶設計師提供獨特素材.
- 靈性價值:在古代文化中被賦予神秘力量,可辟邪、保平安,佩戴能安神定志,雖無科學依據,但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關于隕石你知道多少 #中國隕石玻璃 #隕石沖擊玻璃 #隕石王妃 #天星石 @星禾之女 @隕石王妃工作室 @星客隆隕石科普館 @隕石王妃隕石收購 @隕石檢測 @隕石王妃隕石收藏 @隕石王妃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