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必備:揭秘十個鮮為人知的育兒秘籍,八成父母未必了解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8|發(fā)布時間:2024-07-21
10個育兒冷知識(家長必看)
1. 寶寶衣物標簽位置有講究。合格的嬰兒衣物標簽通常位于領口、褲腰外側等不與皮膚直接接觸的位置,以減少對寶寶皮膚的刺激和摩擦。這是根據(jù)《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guī)范》的要求設計的。
2. 寶寶睡姿無需過多干預。寶寶骨頭柔軟,睡覺時千姿百態(tài),家長無需擔心他們會落枕或扭傷。請避免刻意移動或矯正他們的睡姿,以免傷到寶寶或弄醒他們。
3. 新生兒視力發(fā)育不完全。剛出生的寶寶視力模糊,只能看到黑白的世界。隨著寶寶的成長,視力會逐漸變得清晰。
4. 4個月前的嬰兒不需要額外喝水。母乳或奶粉中的水分已經(jīng)足夠,過多飲水可能導致“水中毒”。新生兒的腎臟功能尚未發(fā)育完全,過多水分會增加腎臟代謝壓力,可能導致多余水分無法及時排出。
5. 沖奶粉時避免猛烈搖晃。正確的方法是用手來回搓奶瓶,先加水再倒奶粉,以免產生過多空氣,影響奶粉的溶解,導致寶寶打嗝和吐奶。
6. 嬰兒膝蓋發(fā)育不完全。半歲前的寶寶膝蓋尚未完全發(fā)育,整個身體的骨骼比較柔軟,這就是為什么大力搖晃寶寶容易造成脫臼的原因。到6-7個月大時,膝蓋會逐漸發(fā)育完成。
7. 新生兒淚腺未發(fā)育完善。剛出生的嬰兒哭時無眼淚是正常的,因為他們的眼腺尚未發(fā)育好。大多數(shù)嬰兒在3-12周時,淚腺會逐漸發(fā)育完成,那時哭時才會流出眼淚。
8. 嬰兒手腳冰冷是正常現(xiàn)象。這是因為寶寶的末梢血液循環(huán)系統(tǒng)以及皮膚汗腺尚未發(fā)育完全,體內血液含量也不高。判斷寶寶是否冷應該摸后背或胸口,而不是憑手腳溫度來添加衣服。
9. 寶寶退燒不宜捂汗。孩子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功能不成熟,強行捂汗可能引起捂熱綜合癥,有生命危險。物理降溫的最佳方法是少穿、少蓋、開空調。布洛芬和乙酰氨基酚是寶寶唯一推薦的兩種退燒藥。
10. 1歲以內的孩子不需要枕頭。這是因為新生兒曲頸尚未形成,使用枕頭可能增加新生兒猝死的風險。特別是三個月以下的寶寶需要特別注意。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