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人物畫探究與藝術家介紹——中職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教案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9|發布時間:2024-12-23
1、探究中國古代杰出人物畫作品與藝術家 教學準備:A、研究東晉畫家顧愷之及其代表作。B、深入分析五代韓熙載夜宴圖。C、了解現代杰出人物畫家以及人物畫的演進歷程。D、向學生們提出2-3個關于人物畫的問題。教學目標:1、掌握中國古代關鍵的人物畫杰作,作者及簡要的發展歷史。如顧愷之、顧閎中、張萱、周昉、梁楷、張擇端、曾鯨、陳洪綬等。作品包括韓熙載夜宴圖、搗練圖、瓚花仕女圖等。2、通過實例理解中國古代人物畫的藝術精髓。教學重點:中國古代人物畫的藝術風格。教學步驟設計:1、提問:與同學們一起探討中國歷史上有名的人物畫家名字。例如顧愷之(東晉)、顧閎中(五代)、李公麟(宋代)、張萱(唐代)、周昉(唐代)、梁楷(南宋)、張擇端(北宋)、曾鯨(明代)、陳洪綬(明代)、任頤(清代)、吳道子(唐代)。2、將畫家的名字與他們所在的時期進行連線。請A同學分享關于顧愷之的見解。討論顧閎中的知名人物畫,由B同學解讀。引導學生分析顧愷之和顧閎中作品的特性,揭示人物畫的不同類型。3、提出問題:為何中國古代人物畫如此注重表現人物內在精神?教學目標:理解“傳神”這一傳統在人物畫中的重要性。4、請同學們思考并分享他們的見解。討論結束后,教師總結“傳神”的概念及其在中國人物畫中的實踐。
2、深入研究中國人物畫的演變 教學目標:1、認識自南宋以來,寫意人物畫的興起以及對人物畫發展方向的影響。2、探討從教育認識功能轉向審美作用的過程。3、了解明清時期如陳洪綬和任伯年等畫家在人物畫領域的貢獻。教學步驟:引導學生閱讀關于陳洪綬和任伯年的作品,分析他們在人物畫中的創新與突破。通過討論,讓學生理解這些變化背后的社會文化背景。
3、中國人物畫的獨特傳統 教學目標:1、講解“傳神”或“寫真”的概念及其在中國人物畫中的體現。2、介紹中國人物畫家如何運用眼神、手勢等元素來傳達人物性格和內心世界。教學步驟:通過具體的藝術作品,讓學生觀察并分析藝術家如何通過筆墨技巧表現出人物的特質。
4、中國人物畫與詩書畫印 教學目標:1、理解色彩在中國人物畫中的運用。2、介紹中國人物畫中詩、書、畫、印四者的融合。教學步驟:展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讓學生觀察色彩和文字如何共同構建畫面的意境。
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學生們不僅了解了中國古代人物畫的發展歷程,也對“傳神”這一核心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們學會了欣賞和分析藝術作品,并對中國傳統繪畫的審美觀念有了初步的認識。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