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兆偉老中醫作為全國第四批老中醫藥專家,承襲了張澤生、徐景藩教授的豐富知識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5|發布時間:2025-02-11
單兆偉老中醫,作為全國第四批知名的老中醫藥專家,他繼承了張澤生、徐景藩教授的深厚學識,是孟河醫學流派中的杰出代表。在中醫脾胃病領域,他有著超過四十五年的豐富臨床經驗,并以其簡潔而高效的處方聞名,尤其是在使用枳術丸治療脾虛引起的腹脹、便秘和食欲不振等方面療效顯著。
我有幸跟隨單老學習,深受其教誨。在此分享他的著作《單兆偉治療脾胃病經驗擷粹》。這部作品是“中醫名家臨證傳真”系列之一,由江蘇省中醫院精心編纂,集納了院內眾多杰出中醫專家的臨床實踐智慧。
江蘇,特別是孟河地區,作為孟河醫派的發源地,自明清時期起就孕育出了丁濟萬等四大家,包括著名的丁甘仁。孟河醫派以其獨特的藥物配伍和輕盈用藥風格獨樹一幟,擅長將藥材巧妙結合以達到最佳療效,如白術與白芍、丹參與葛根、麥冬與半夏的搭配。該學派尤其重視脾胃疾病的治療。單兆偉認為,“胃氣”是中焦脾胃功能的高度概括,既有廣義上的胃腑功能,也包括狹義上的食物消化吸收。

他強調,在臨床診療中要時刻關注和維護“胃氣”。若患者胃氣虛弱或功能失調,應先調理胃氣使其恢復平衡,再處理其他病癥。即使治療其他疾病,也要顧及保護胃氣的正常運行。
單老還深諳劑型對療效的影響,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和病程進展,靈活選用丸劑、膠囊劑、散劑、顆粒劑、膏劑、餅劑或茶劑等不同形式,以提高藥物的適應性和有效性。書中詳述了孟河醫派治療脾胃疾病的方法:
1. 養陰溫胃法:針對胃陰不足導致的胃痛,單老常采用菟絲子和肉蓯蓉等既能補陰又能暖胃的藥材,促進胃部氣血暢通。
2. 益氣活血治胃痞:胃痞多由脾胃氣虛和氣滯血瘀引起。他善用黃芪、黨參、白術等增強氣血流動的藥物。

3. 升陽清化治久痢:面對長期腹瀉,他認為需兼顧脾胃虛弱與濕熱內蘊。選用升麻、地榆、石榴皮等既能補氣又能清熱燥濕的藥材。
4. 益氣養陰愈吐酸:對于胃酸過多引發的癥狀,單老注重調節胃氣和滋養胃陰,選擇合適的藥物如黃芪、黨參、白術和滋陰藥。
5. 柔和理脘脹:針對脾胃虛弱引起的腹脹疼痛,他偏愛佛手花、枳殼等溫和平和的藥材,以緩和胃氣,避免刺激。
《單兆偉治療脾胃病經驗擷粹》一書對現代人常見的脾胃問題提供深入理解與實際治療策略,對于希望深入了解孟河醫派及其獨特診療手段的讀者來說,是珍貴的參考資源。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