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器中的數學文化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8|發布時間:2024-12-18
古琴,作為中國古老的撥奏弦鳴樂器,至今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琴長為三尺六寸六分,代表著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們的閏年為三百六十六天,所以古人把古琴的琴身定為三尺六寸六分,約等于我們今天的標準尺寸。
古琴的琴面上有十三個徽位,也就是這十三個白色的螺鈿點,代表著一年十二個月,像我們的閏年就是十三個月,所以有十三個徽位。而中間最大的徽位代表著我們封建社會中的君王,旁邊對稱排列的小徽位,代表著文武百官,這代表著軍權無上和我們古代的社會秩序。
就構造而言,琴的各部分結構十分合理,其體積不大不小,既便于攜帶,又方正雅致。至于古琴的徽位是如何確定的呢?這就是一道數學題了。首先我們把有效弦長設為l,七徽,也就是中間最大的徽位正好是有效弦長的一半,位置就在 l/2 的位置。四徽和十徽正好是把七徽所分割的一半再分一半,也就是有效弦長的一半的一半,位置在 l/4 和 3l/4的地方。一徽和十三徽又是把四徽和十徽分割的一半的一半再分一半,也就是有效弦長的一半的一半的一半,位置就在 l/8 和 7l/8。五徽和九徽是有效弦長的三等分點,位置分別在 1/3 和 2/3。二徽和十二徽是在五徽和九徽的基礎上再分一半,位置分別在 1/6 和 5/6的地方。最后是三徽,六徽,八徽,十一徽這四個徽位,是把有效弦長五等分,位置分別在 1/5、3/5、4/5 和 9/5 的地方。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