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界那些誤解的真理(揭秘健身中的偽科學常識)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9|發布時間:2024-09-28
1.跑步要30-40分鐘才能燃燒脂肪?
這個觀念估計很多小伙伴都有,但是現在告訴你這是個假常識!
其實從你開始跑步的時候,脂肪和糖原都會為身體提供能量,只是脂肪跟糖原比較提供能量的分量還較低。
如果我們將“脂肪/糖原”作為指標來看,實際上從你跑步開始,這個比值會隨著你跑步的時長增長而加大,到30-40分鐘后,能量則主要來自于脂肪,這樣才讓大家有了脂肪那時候才會燃燒的錯覺。
2.練哪里,瘦哪里?
很多小伙伴們會覺得要減肥減啤酒肚、要練大小腿就為了讓腿能瘦下來。
但是到目前為止,仍然沒有研究能表明局部減脂減肥的可行性,針對大眾運動健身來說,還是需要進行全局考慮,要減就全身動起來全身一起減。
3.平板支撐能練出八塊腹肌?
平板支撐是一項很好的運動,能對核心肌群進行鍛煉和加強,但是要看到明顯的腹肌,還是要靠自身降低到較低的體脂率。
一般男性在10-14%的體脂率就可以練出腹肌了,所以要練出腹肌?你還是要先減肥減脂,然后多進行無氧運動,光靠一個平板支撐是不行滴。
4.天天跑步,跑得越多越好?
我也曾經天天跑,覺得這樣自己的鍛煉的量就上去了,減肥效果必然很明顯。但是實際上很容易會受到其他事情影響而中斷計劃,最終導致自己氣餒而不了了之。
后來才知道,運動并不是一定要每天都要練的。因為肌肉一般是休息的時候長出來的,而不是你練習的時候,所以建議要結合自身情況,每周選擇3-5天或者隔天鍛煉即可,沒必要天天練。
5.鍛煉時肌肉不酸就白練了?
我們無論是練習哪種器械,無論是進行哪項無氧運動,很多小伙伴們都會覺得肌肉酸了就是乳酸的作用,要漲肌肉了哈!所以痛并快樂著!事實上真的是這樣么?
這里請容許我搬來一些醫學小知識:肌肉酸痛分為急性和延遲性的,急性酸痛就是運動過程中產生的,一般原因都是乳酸,而延遲性酸痛則是由于肌肉纖維損傷,蛋白質會在損傷時進行降解和重組,最后恢復正常狀態,這種酸痛一般發生在運動后的24-72小時。
所以,只有延遲性酸痛才能修復肌肉,也就是能長肌肉,在鍛煉過程中的酸痛是沒用的!
6.拉伸運動中的疼痛感竟然帶來這種悲劇!
7.跑馬其實并不難?!10KM跑如何才能進階開始跑半馬?
8.真相原來如此!怪得鍛煉一個月都瘦不下來!

(責任編輯: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