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推薦入門級讀物)
作者:佚名|分類:百科常識|瀏覽:86|發布時間:2024-09-02
#頭條創作挑戰賽#
我曾經以為這是一本枯燥晦澀的書,抱著努力啃完的心翻開了這本書,結果打開了一個新世界。有趣且有趣到讓讀者停不下來。這本書是由王力教授主持并召集眾多專家共同編寫的關于中國古代文化常識的簡明讀本。
全書分天文、歷法、樂律、地理、職官、科舉、姓名、禮俗、宗法、宮室、車馬、飲食、衣飾、什物十四個方面,將古代人的生活娓娓道來。《中國古代文化常識》
全書內容豐富,非常實在,沒有空話,配有插圖,重點是一點也不枯燥。對于我的兩個死敵,生僻字、文言文,書中都有拼音標注和解釋。真正地做到了通俗易懂,好讀又有趣,算是入門級讀物,適合我這樣的小白。
書名說是“常識”,其實未必是“常識”,起碼很多我都不識55。讀完這本書,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增長了很多知識。這本書中有武王克周的繁復細節,原來孟姜女并不姓姜,漢代的褲子居然是開襠袴。
還有“登堂入室”、“駟馬難追”,“冠冕堂皇”、“舉案齊眉”等詞語的由來,還有事情的開端為何叫“發軔”,為何用“鼎立”“鼎足”來比喻三方并峙,為何“冠冕”“搢紳”用作仕宦的代稱、“冕旒”用作帝王的代稱……
這些常識對于我們閱讀古書,體會古人的感受非常有幫助,我領會到了曾經死記硬背過那些古詩的用法意思,比如,宋初宋祁《寒食》詩“簫聲吹暖賣餳天”,餳是麥芽糖,韓愈《初春小雨》詩“天街小雨潤如酥”
說明唐時漢人已逐漸習慣于酥酪了,而王勃《滕王閣序》說“星分翼軫”,李白《蜀道難》說“捫(mén)參歷井”,是在分野的意義上提到這些星宿……
看到“克商這一年周武王的年齡也有爭議。在一堆以訛傳訛的數據里,我們愿意毫無根據最善意地選擇五十歲這一說,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覺得有趣又幽默,讀到蘇小小的“何處結同心”
再到最后的“桃花流水沓然去,油壁香車不再逢”,卻覺有些黯然神傷。
(責任編輯:佚名)